在飓风将近来临的前两天,我就先后收到了本区政府和议员发来的危险警告通知。起初我对此并没怎么放在心上,我家离海边有好几公里,而且坐落在一个背对大海的小山丘后,虽然不像海景房那么高大上,不过对台风警告之类的都从不操心;而且聊以自慰的是每年庆祝新年的时候,还照样能看到海边冲浪者天堂发射到天空的烟花焰火。
不过这次随着网上有关飓风危险警告的信息趋多,还有一些好友善意的提醒和问候,我开始留意到这次的飓风警告跟以往有所不同。据说这是50年来最严重的二级飓风,本来一级飓风就相当于12级台风,而气象台目前已经检测到在布里斯班东面几百公里的海面上,已经形成了2级飓风,可能是相当于13级台风吧,预测登岸时的最高时速可能会超过150公里。
我本来对几级飓风没什么概念,但看到显示最高时速可能会超过150公里,这么高速的数字登时让我嗅到了一种危险的信号。澳洲洲际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才110公里,我开车时曾偶尔不留神超过时速120公里,就会感觉到车轮似乎并不怎么着地,车身就像是蜻蜓点水般在高速公路上轻飘飘的飞驰。我曾在开车的时速约100公里的情况下打开过车窗,感受过迎面撞击而来的逆风冲击力,比这还快的速度我就不敢打开车窗了。若是飓风的时速达到150公里,如此高速的狂风再加上暴雨的撞击力,想来它的破坏力应该是够吓人的吧。
我打开了政府提供飓风信息的网络地址,看到那网页上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民众可能会出现断水断电断网等情况,要大家适当地储备一些水和蜡烛、还有蔬菜水果食物等东西,而学校也即将停课等等……同时还建议人们收拾整理和加固好花园的物品;还警告不要在有玻璃窗户的房间睡觉,提示家中最安全的位置可能是衣帽间和洗澡间等狭小空间的地方;若屋顶倒塌的时候就躲到柜子或床架边等坚固的地方……这些警告信息处处都透露着这次飓风的危险性,让人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感到心神不安和恐慌。不过在警告信息的后面同时提供了一些紧急求助电话,以及已经开放的救助避难所的位置等信息,这又让人感觉到挺暖心和安慰。
我看到这些信息后才意识到这次飓风的严重性,我也真不敢掉以轻心了,连忙按照提示的内容,马上就去购买一些储备物品。在商场里只见人们纷纷大包小包地抢购物品,有些如牛奶面包蔬菜水果、鸡蛋饮料卫生纸等货架上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了。幸好我早前才来买过东西,很多东西家里都还有,所以我还不需要太担心。
随后我在花园整理了一下花草树木,并在房子的里里外外也都做好了各项预防事务。比如客厅和饭厅的落地大玻璃门窗都分别把大沙发移到门后用靠背顶住,并在玻璃后加上用大浴巾垫在长桌子面板顶着,希望以此加强那大玻璃门的抗击力。睡房的大玻璃窗也用类似的方法加固,以防玻璃破裂也能够挡住玻璃碎片。不过同屋住的合伙人觉得我这预防措施做得太夸张了……
气象台预告飓风将会在周五的晚上或深夜登陆。那天早上的天气跟平常差不多,依然是阳光灿烂,天上白云朵朵,虽然偶尔有些大风刮来,不过很快就又像平常那样风平浪静了,让人难以想象一场五十年以来最严重的二级飓风即将来临。学校都已经停课了,很多工厂和商店都停工停业,往日繁忙的马路上早已变得静悄悄,间或才偶而有些汽车经过。
政府网站上不断更新飓风的行踪,我查看了一下飓风的最新情况,显示飓风还在东面约100公里的海面上,风力是时速约120公里,目前正在以约6公里的时速缓慢地向西面的海岸移动,这时最新的预测飓风可能会延迟登陆,大概在周六早上才会靠近海岸。不过目前周围数百公里的范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地方已经受到了狂风暴雨的肆虐。
我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后,可能是心情紧张和兴奋,我无心看书做事,按耐不住好奇心,想着既然有难得一见飓风来临,反正闲来无事就决定出门到海边去看一下,感受一下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在飓风来临之前是怎么样的情况。
我首先想去的是黄金海岸的出海口The Spit Gold Coast。我平常经常从离家较近的内河划船到内海,从内海再经过一段大坝才到这出海口。这出海口的北面是一个长约20公里,宽度在数百米到2-3公里之间的狭长孤岛,这孤岛的东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面有一片2-3公里宽的狭长内海,在内海的西面才是内陆。在出海口的南面是一个4-5公里长几百米宽的狭长半岛,这半岛东面是太平洋,西面也是的一片2-3公里宽的狭长内海,在内海的西面才是内陆。从市区的南港只有一条由南到北的公路连接这半岛,在公路的中间就是黄金海岸著名的海洋公园,其北面到海滩到大坝全都属于国家公园的范围。
这国家公园东面迎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有一片大浪海滩,可能这片海滩的坡度变化比较大,所以这里的海浪平常都比较大。这里有一个冲浪学校,据说本地熟门路有经验的弄潮儿都喜欢来这里玩。这段是少有的可以带狗来的海滩,所以就叫Dog Beach。这片海滩到入海口的南岸有一条与海岸垂直的大坝延申到大海里,这里就是本地有名的观海景点The Spit Gold Coast。这大坝约有几百米长,比海面高出约五六米,大坝的两面都堆叠着1米左右见方的大石头。这条大坝的风浪比较大,尤其是延申到深海里的那个灯塔边上,有时候海浪会拍击那些环绕着大坝的大石头,并偶尔会冲上那个五六米高的大坝,溅起的水花甚至会直冲上5-6米,直达那灯塔半腰上的瞭望台。这里应该是看海浪最合适的地方。
如今飓风的前锋已经来临,据说海平面已升高1-2米,想来现在那景点里的海浪就更大了,当然,那里也很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飓风警告网站上即时更新的交通图显示,警察已经在海洋世界(Sea World)前的路口封锁了。这路口是到入海口上堤坝观海景点和大浪海滩的唯一通道。政府很可能是防止冒失鬼去玩冲浪,就在这路段的唯一进出路口给封锁了。
当然,我若想去的或许还可以像往常那样划船去,但在如今飓风即将来临的大风大浪的情况下,我肯定不会鲁莽地去冒险。据说政府已经发出警告人们不要去冒险,否则可能会面临监禁和最高罚款达1.61万元澳币。
我从那网站的交通图上还看到,黄金海岸方圆约十公里的范围已经标注有多处地方出了问题,有的是路面被水淹或有倒下的树,或是有坍塌危险正在维修,或是因为断电造成交通信号故障,等等。网站里还一再警告人们尽可能呆在自己的家中不要出门。我留意倒此时早已看不到阳光了,天空已变成了灰白朦胧的一片,呼呼的风声夹着毛毛细雨刮来,树木都被风刮得摇摇晃晃,看样子是飓风的先头部队来了。
我戴上头盔和防风眼镜,骑着自行车就出门去,本来打算在附近四处溜达一下,先探探外面是什么情况。不过我整装出门后,才转到了面朝大海的主路,就开始感觉到那风力越来越大,那毛毛小雨密密麻麻地迎面刮来,眼镜片上全是雨粉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这样子肯定走不远,所以就干脆退回家,直接就开汽车出门。我决定先到冲浪者天堂的海边看一下。
冲浪者天堂位于黄金海岸中心最繁华路段的海滩边,这是黄金海岸最著名的打卡点。它面向一望无际浩瀚的太平洋,这一带的沙滩宽阔平缓,很适合冲浪和滑水,或是在徒步下海游玩。海滩边的这段路也是城里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路边有一排排高耸挺立的海景酒店大厦,底层大都是商业店铺,有好些露天或有盖顶的酒吧餐馆或咖啡馆,若在旅游季节时常游人如鲫,酒店旅馆都会住满游客,每当假节日里本地人也来来游玩就更是热闹了。
网站上即时更新的交通图显示从我家到冲浪者天堂的道路尚还通畅,不过那里常年是旅游热点,平常很难找到停车位,但愿在这飓风来临之际,应该不会有什么人来了吧。最好是能在海岸路边找到个泊车位,就可以下车到走到沙滩上了。若是那里刮风下雨,我不下车也可以在车里看一下海边的情况。当然,即使找不到泊车位就沿着海岸边的路上开过去,这也可以边开车边观看一下海面的情况,只是这样的距离比较远,可能看不清海面的情况,不过或许这样看海浪会更加安全。
我开车去海边的路上一直都是风雨交加,沿路的汽车很少开得也很慢,而路上就连一个行人都看不到。我路过一段路边的商业街时,看到停车场里也没几辆车,估计那里的商店也都关门了。这时候的风雨都小多了。我到了靠近冲浪者天堂的路段上,这里路边几乎都是商业店铺,虽然很多商店都关了门,但往来的汽车很明显地多了,而且也有一些行人,甚至还看到有三两个冒着风雨在路边慢跑锻炼身体的人。
我来到冲浪者天堂岸边路段时才发现这里很热闹,堤岸边对面路上几乎排满了汽车——看来有不少人也来看海,所以这条路上的汽车络绎不绝,而路边的停车位几乎都泊满了车,一旦有车离开,很快就有车补上空位。路上的司机也没闲着,可能都在一边开车一边看一下大海,所有的车都开得很慢。我也慢慢地开着车,偶尔也偷空看一下对面路后的海面。不过隔着一条车道和一片沙滩的海边,眼光穿过了纷纷飘零的雨粉,只见往日蓝天下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白蒙蒙的一片,跟天边灰蒙蒙白雾似乎连成了海天一色,只见白茫茫的一片,间或略有些异样白泡泡可能就是浪花吧。
这时又下起了微微的小雨,我一直开着车不敢太分心多看,沿着海岸边的路开车走了一段路,在一个略偏远的地方才在海边找到停车位。可惜偏不巧这时候又变得风大雨大,我想等一下可能没那么大雨的时候再走去海边。不过等了好一会儿,雨势却变本加厉地加大了分量,我原先打开的车窗也只能关上了。
海风夹带着雨水敲打在车前的玻璃上,我几乎看不清眼前的海面,我不想被淋成落汤鸡,就只好呆坐在车里等雨停,我留意到今天好几次刮大风下雨大概持续半小时后,就会逐渐减弱,就像一个充满怒气的人那样发泄了一通后累了,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休息一下,然后过了约一个小时后又再来发泄怒气。旁边几辆车里也有人也跟我一样等,偶有一两个年轻的男女从汽车里出来,冒着风雨跑路边的围栏边上看一下大海,不过也仅拍一两张照片就还是被大风雨赶跑了。
幸好我运气还不错,等了没多久雨就小了,旁边车里有些人钻出车子跑到围栏边上看大海,我也冒着小雨来到围栏边上观看。这时候我才看清楚,此时的海平面比往常高了1-2米左右,平日里碧蓝的海水不见了,极目望去海天一色都是灰白灰白的,海面上一波波不断翻滚的白浪滔滔,像烧开的水那样不断翻滚冒泡,一排排的海浪比平常约高了一半,争先恐后地冲向岸边,激烈地冲刷到沙滩上,卷起了大量的沙子随波逐流,轰隆隆的海浪声远远压过了风声,那气势如同一个暴怒的汉子在翻江倒海……
下午,我查看气象台的预告说飓风的移动速度很慢,可能会延迟倒明天早上才登陆。傍晚,风力开始越来越大,这次的狂风也是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就略为减弱,不过没多久就就又再狂风大作,而且变本加厉地疯狂肆虐,呼呼的风声已经转变成更为凌厉的呜呜声,在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我偶尔会听到花园里有好像是树枝掉落地上的声音,但因为外面狂风大作,我担心会有断裂的树枝砸下来,不敢出去花园查看,只房子里四处查看各处的情况。
晚上约七点半左右电灯突然灭了一下——我感觉到电路断了一下,但约1秒后就马上又恢复了,不知道是否断线后供电系统自动启动了后备电路。我在下午就看到新闻显示有多个区域已经断电了,这次是否我们这区域要断电的前兆呢?虽然我早已准备好蜡烛手电筒和电池等等,但我突然想起若这次断电可能不会像往日那样几个小时就能恢复,而我家是用电炉而没有煤气炉,若断电就没办法做饭了,于是我赶紧就去煮了足够吃两三天的一大锅饭菜。
我不知道飓风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登陆,呼呼的风声几乎一直持续不断,只是有时候风力很大,有时候风力略小。我发现在狂风肆虐的时候,那双车库的门很可能跨度太大,被狂风刮得吱吱嘎嘎作响,横跨门上的角铁架骨也在晃动。我担心车库门会被狂风刮坏变形,就连忙开车把汽车移动到贴近车库门的位置,再用一个旧行李箱和一大包厕纸填塞住车库门与汽车后面防撞杠之间的空隙,这样就相当于用汽车顶住了车库门,但愿能以此抵御得住那狂风吧。
当呼呼的风声又再变成了呜呜的狂风的时候,我在灰暗的夜色中透过饭厅的玻璃窗,看到后院那6-7米外的一棵比一个大汉子还粗壮高约20米的大桉树上面的粗枝干也在摇晃,尤其是树梢细长的枝条摇摆幅度可能达到5-6米。我以前从没担心过这棵大树会被风刮倒,但此时我开始有点担心若是那真正的飓风到来时,这棵大树是否会被连根拔起或刮断枝干砸到我家的房子?
晚上十点多,电灯又再出现几次闪断变黑,不过断电一下就又旋即恢复,在十多分钟里接连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最后再次断电就没有恢复了,看来是彻底断电了,查看手机的网络也没有信号了。我在一片黑暗之中,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找到预备好的蜡烛点上。窗外黑沉沉的,除了风声,没有一丁点人类的声音。夜深了,房子里昏暗的烛光下显得暗淡无光,屋外的风声一直都在呜呜作响,像鬼哭狼嚎似的凄厉。我想着明天早上还要应付那飓风主体的光临,决定早点睡觉休息养精蓄锐准备严阵以待。
第二天清早天蒙蒙亮,我在屋外呼呼的风声中醒来,尝试打开台灯,依然还没电也没网络。看来我起床也什么都干不成了。不能用电热水壶烧开水,也就没开水冲咖啡,就连想喝口茶也没办法,幸好我早已习惯了直接喝自来水;不过没电没网络,开不了电脑,无法看新闻,几乎无法做任何事……我少有地一直懒在床上闭目养神,等到天亮了才起来。
我先后检查了一下房子和花园,满院子的地上都是枯枝落叶残花,幸好还不算太大的麻烦。在花园篱笆边上的一根像大腿粗的树丫被刮断了,幸好是掉在篱笆外面的行人道上,把那条人行道都堵住了。我担心影响人们过路,想拖到一边却拖不动,只好拿锯子和大剪刀分解了一些枝丫,才勉强能够拖动到旁边,留出一条窄小的通道让行人可以走过。另外,在洗衣房门外的挡雨棚也被风刮歪将要掉下来,我连忙搬来梯子把它给拆了下来。
早上天空一直灰蒙蒙,我趁着没什么风的时候,略为收拾了一下花园里的残枝落叶,想来预告延迟的飓风还没登陆,可昨晚的大风就已经这么厉害了,我担心今天即将登陆的飓风破坏性可能更厉害,于是就又把篱笆等都再次加固,还把铝合金长梯子靠在饭厅的玻璃窗外墙上,以免不远处的大树有被折断的树丫掉过来砸坏玻璃。——事后我才知道,其实最大的危险已经过去了,飓风在今天凌晨就已经掠过了我们这个区域,难怪夜里的风这么厉害了。
我早饭吃的是昨晚停电前就做好的饭菜,还好现在是夏天,即使吃冷饭剩菜也不算太难吃。不过没电没网的生活真不适应,我平常习惯了边吃饭边看视频或看书,现在我却没法开电脑,虽然手机有电也有不少文章可看,但我怕电池用完就不敢乱用,只能看久违了的纸质书。我自从习惯了在电脑上看书后,多年来已在电脑里累积存有约万本(约25GB)各种类型的书籍,恐怕这辈子都读不完,但从小读书看惯了的纸质书就少得可怜,连一个书柜都没装满。在澳洲买中文书多有不便,我每次回中国都会买点中文书,顺便在漫长的旅途上看。因为能带的纸质书很有限,所以我只会选购特别喜爱或经久耐看的书,比如四书五经和庄子的书。我小时候虽然略读过部分这些古典书,但那时候读书时常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如今细嚼慢咽地读来别有一种体会和感悟……
家里的饭厅和客厅都有落地大玻璃窗,所以平常的光线很好,但如今家里的大玻璃窗都被我用沙发长桌和软垫顶住加固了,自然也同时阻挡了很多光线,加上今天阴天导致室内比较阴暗,我看书就觉得光线不太够,只能靠近窗口来看。不知道是否太久没看纸质书了,我感觉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一会书就想要休息一下眼睛。——这种没电没网络的日子真不好过,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过一辈子的呢?
周六这一整天都很大风,但在白天就感觉没昨晚那么吓人,当然,也很可能是飓风其实早已过去了吧。因为一直都是没电没网络,又不知道何时会恢复供电和网络,想来我们这一带除了开车出门之外,几乎可说跟外界都断绝联系了。可在飓风的威胁下,从昨天起就很少看到有人出门了,而今天在外面的路上,以及隔壁邻里全都没点人声人影,周围只听到外面的呼呼风声不绝于耳,此外就没一点其他声音了,所以我也不敢贸然随性开车出门。
在这种没电没网络的情况下,果然如同飓风通知里警告过的一样,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是汽车里的收音机,这也是目前状态下能听到的来自人类的唯一声音了。我多次到汽车里打开政府指点的通报飓风情况的频道(FM91.5?),虽然那里一直都在谈论飓风的事,但大都是主持人跟听众互动谈在飓风里的感受和情况之类的废话。即使在播报整点新闻的时段,也只是短暂地说几句什么区域已经断电,或是有多少人没电,或是什么地方封路维修之类,却没说我最关心的大概什么时候会恢复供电和网络。
天黑之后,我在蜡烛那昏暗的烛光里感觉很不自然,在习惯了明亮的电灯后的如此幽暗,好像什么都做不了,真不知道怎么度过这一个漫长的夜晚。我坐立不安,干脆在七点左右就早早上床睡觉了。我原以为这么早会睡不着,没想到听着屋外呼呼的风声,居然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我半夜醒来的时候,看手机显示才凌晨2点多,想开灯却还是没有电,我想着起来更加无聊难受,就喝了口水又继续睡,居然又一觉睡到早上5点多,——难得一晚上可以睡怎么多,看来我平常睡得太少了吧。
外面的风声没那么大,好像也没下雨了,我想今天已经星期天了,那飓风应该已经过去了吧?我打开了手机的电筒,在房子各处略为检查了一下,好像没出什么问题。花园外面还很黑,我想只能等天亮后再去查看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天色逐渐发亮,起床后到花园去查看了一下,也没出什么问题。
这时候只有一些微风细雨,我醒来至今好几个小时了,感觉一直都没再刮大风,跟平常的状况也差不多了,看起来飓风真的已经过去了,只是还是没电没网络很不方便。我像往常那样略为运动了一下,又继续吃了一顿冷饭剩菜。在家里感觉光线太暗,我无心做事或看书,就决定开车出去溜达一下,看看外面是怎么样的情况。
我开车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若在往常早就有很多车辆了,但今天的路上还是很冷清,几乎看不到汽车,更没有行人。很多地方都有断肢落叶,路边有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倒在路上,这棵约十多米的大树把双车道的马路堵住了,不过有人已经锯掉并清理了外车道上的树枝,所以这条车道还可以通车。我一直开了一段路才偶尔遇到一两辆汽车,在沿路交汇处路口的交通灯都还是没电,在路口偶尔看到有车接近,彼此都会减速看清楚路况才慢慢通过,就像以往交通灯有故障的时候一样。由于今天路上的汽车更少,即使到了主路对行车都几乎也没什么影响。
我开了没多远就看到一个加油站还在正常营业,不过已经有好几辆车在排队,看来附近很多加油站都没电也就没开门,我看自己的汽油也不多,就也跟着去排队加油。等我加好了气油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排队的车子已经越来越多,有好几辆车排到马路上了,可能是大家都不容易找到还开门的加油站,难得看到这里有就都来排队加油了。
我漫无目的地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转了一下,沿路都没看到有房屋倒塌,不过路边很多地方都有断肢和倒树。我留意到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比如公园的树木被毁坏的情况略为多一些,多处都有大树被连根拔起,其中最大的一棵是在一家TAFE学校旁边的公园里,在那公园边上有一棵很高大比两个人还粗大的树也被连根拔起,倒在旁边的一家人的花园篱笆上,把那篱笆都压垮了,幸好没压到房屋……
我又开车去冲浪者天堂看海边的情况,回到早两天停车的比较僻静的海边,这时候也跟那天一样有些人站在路边的围栏边观海。今天的风没那么大,海水好像略为低了一点,不过海上的情况跟此前一样,而最大的变化是海滩上往日平缓延申到海上的沙滩,岸边的沙子被海水冲刷走了,如今的海滩边就变成了5-6米高的悬崖,让人不敢靠近。后来我听说造成这么严重的破坏,大自然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够恢复原貌……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