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11”美国和各大媒体都会有些与此相关的报道,毕竟二十多年前(2001年)的“911事件”带给世人的冲击太震撼了。近年来中国人也喜欢凑这热点,而且今年似乎还特别“长情”,至今还有人在谈论此事,而且还时常提起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我不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还真是顶礼膜拜,不过从网上看到很多学者都对该书推崇备至。
不过,我却对此不敢苟同。我觉得该书的主要观点有点问题,作者过分强调了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忽略了不同意识形态形成的价值观的区别,淡化了不同体制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如该书的第三章谈到普世价值、现代化与西方化普世文明等问题,书中说道: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社会和伊斯兰社会必须同时放弃现代化和西方化,或同时接受两者?选择似乎并非仅限于此。除日本之外,新加坡、台湾、沙特阿拉伯,在较小的程度上还有伊朗,已成为现代社会而没有变为西方化。”
该作者把“现代化”与“西方化”混为一谈显然是不合适的。虽然上述的日本,新加坡、台湾与沙特阿拉伯、伊朗都是现代化国家,但他们进入“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前三个国家主要是通过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获得飞速发展进入现代化,而后两个国家却主要是依靠出售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实现了现代化,所以两者现代化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另外,伊朗从世俗化改革倒退回政教合一体制后,虽然还是一样的伊斯兰文明,但由于体制的改变造成经济日渐萎缩,近年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了。
对于“西方化”的含义,实际上已经是表述了一种包含了西方的先进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普世价值观的综合体,若仅仅理解为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很片面的解读。我觉得这要么是认知的肤浅,要么是故意的混淆和误导。
至于中国社会和伊斯兰社会,因为专制和政教合一的落后体制,而且罔顾国际文明社会的共同规则和基本人权,均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危害。至于该书说当时(该书写于1993年)“中国显然开始走上了改良道路”。但由于其专制体制从没有改变,如今的中国显然已经抛弃了改良道路,又开始走回头路变为终身制了。
至于“911事件”到底是否“文明的冲突”?若能透过文明或文化的表象看实质,深究这些冲突的深层原因就可以发现,真正造成冲突的是价值观念和文明与野蛮规则水火不容。其实正与亨廷顿的假设相反:“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主要将不是意识形态上或者经济上。人类的巨大分歧与冲突的支配性根源将会是文化上的。”
由此可见,作者只强调文化的差异,却回避了基于普世价值而形成的制度问题——其实这才是“文明的冲突”的根本性原因。该作者的预测在出版30年后的今天,有很多现实情况已可以证实并不很准确,有些理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我觉得那么多国人推崇《文明的冲突》,从该书的主要内容来看,它在全球政治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且作者从“文明的冲突”模式分析宗教和民族冲突可以自成一说,确实能让人开阔视野,从这方面来说也很有参考价值。
当然,每个人对一本书的评价首先是基于个人的爱好和观念,比如信奉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者会推崇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必然对《共产党宣言》顶礼膜拜。当然,有一些公认的经典名著的地位自然不会受个别人的影响。不过,据说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在国外一直都是毁誉参半,并非如中国学者说的那样好评如潮,反而有不少海外学者非议甚至认为不屑一顾,所以即使没读过该书的人也不必自惭形秽。
最重要的是所谓“文明的冲突”,其实大都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而中共官方自然乐意用前者遮盖后者,借此回避了体制和价值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借此对抗现代文明。正是由于中共官方误导并推波助澜,而更多的人恐怕是趋炎附势,或是人云亦云博眼球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