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

随笔:狗窝与安乐窝

早年习惯把自己的家叫“狗窝”,因为我单身的时候太勤快了,时常废寝忘餐地学习工作闲逛闲聊,就是没一刻钟闲下来收拾房间,所以无论是住宿舍还是住家里都弄得像个狗窝似的,后来我觉得其实叫“狗窝”也不错,形象生动地描述我的蜗居地。如今我已经拥有一个自己挺满意的安乐窝了,虽有大陆来的亲友说像豪宅,但其实在澳洲只是平常的家居,而我还是习惯称之为“狗窝” 

 

1.       在澳洲的第一个“狗窝”

当年我来澳洲下了飞机后,虽然我早就预定好要接机,但学校失误并没有派人来接机。一个很善良热心的台湾人看到我不懂英文束手无策,独自在机场大厅里茫然失措地彷徨,他就友好地表示可以顺路送我到学校。

我第一次坐上他那漂亮的小汽车,我想在中国局长级别的座驾恐怕也没这么好!当我听说他一年的收入就可以买到这么好的车,我想若有钱也要先买一辆车!其实我那时候很无知,并不知道澳洲的房价与车价有多大的差距,还以为房子比汽车更便宜。要知道当年在中国的房子还非常便宜,听说跟一辆摩托车的价格差不多。不过两样都是我买不起的,所以连想都不敢想。后来有些人不相信我到澳洲的第一个梦想,居然是宁要汽车也不要房子。当然,我那时候还不敢奢望太好的车,只想要一辆能开的小汽车就足矣!

人,总要有点梦想的。不过我的梦想破灭得太快,几天后我就露宿街头了……

那一年是1987年,时值澳洲的隆冬。

那天我在学校门口下车后,看着眼前的一栋三层楼的建筑物感到很疑惑和迷惘。我把学校的地址与这门牌的一个个字母都再三查对过了,但这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像学校,而更像个装饰得很整洁漂亮的小商场。如今这栋楼的玻璃大门紧闭,我透过临街的落地玻璃门窗看到,大门的左面像是一个旅行社,右面的应该是一个银行——通过翻字典查出关键字的初步判断。

珀斯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现代化都城,但可惜人口太少,太冷清了。我在这栋楼房前站了半天,偶尔会有一些小汽车走过,但却没看到一个过路人,我站在路边虽然感到寒风阵阵,但我心里紧张得燥热不安,脸上发烫甚至还在直冒冷汗。——难道这学校是假的?我被骗了?!在这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人地生疏语言不通,我该怎么办?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我终于等到了热心的过路人指点,总算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很便宜的青年旅馆,这是我到澳洲后的第一个落脚的“狗窝”。 

2.       狗也会有个狗窝

我在那“狗窝”住下来的两天里,像只狩猎或发情的猎豹一样留意察看那旅店进出的每一个客人,结果终于被我找到了一个同类的“猎物”,——也是来同一个学校留学何同学。虽然他只比我早来了几天,但他证明学校不假,地址也不假,只是学校的广告有点艺术夸张而已。

后来听说这学校是由某“著名教育家”自任校长,他租了几个房间,找了几个从英国来澳洲游玩和打工两不误的年轻人当老师,挂出了“某某国际语言学院”的招牌,“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我入学的时候学校才开办了不久,整个学校可能还不到五十人,只有三个中国留学生,我和何同学同在英文最差的低班,还有一个英文很好的陈同学在高班。陈同学在老外家里寄宿,能够天天跟老外谈澳洲的袋鼠和中国美食,让只能互相说中文的我和何同学自愧不如羡慕不已。

但更让我绝望的是陈同学说在这里很难找到工作,他走遍了全城尝试过后现在已死了心,而我听说后差点就有了死的心。我刮光了家里所有财富还借了一大笔巨款才能出来留学,本来指望着到这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希望能够财学双收,并逐步还债还本还息。若是英文那么好的都找不到工作,那我还有什么活路?仅剩的那几百元恐怕连这几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更别说还要下学期的学费和还债了!

既然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我跟何同学商量两人合租一个房间,那就彼此都可以节省一半房费了。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天就被旅馆发现了。我怕被罚款和补交房费,连忙拼凑出几个英文单词并用肢体语言比划着说自己只是刚来谈望的朋友,结果只好被迫连夜逃离了旅馆。

那一夜星光灿烂,可我却茫然不知何处栖身。街道上寒风凛凛,路上没一个行人,偶尔有些小汽车飞驰而过,估计那些人都是飞奔回家的路上吧。

我的家在哪里?万里之外,地球的另一边,大洋的彼岸……

据说离乡背井的人刚到陌生的环境时感情最脆弱。

我想家了,太想家了,太想家人了!

我找到了电话亭,拨打了家里的电话号码。话筒里传来了母亲那熟悉亲切的声音:“喂……”我仿佛有千言万语堵在嘴里,但结果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我到澳洲后只打过一次电话回家报平安,编织了一个挺美好的故事,最后说明国际长途电话太贵,以后就不会常打电话了。如今我自然什么都不好说也不能说,可我确实太渴望听到亲人的声音了,哪怕是只有母亲重复的一声声:“喂…………”那也已经让我甘之如饴,舍不得放下话筒!

那一夜,我回不了中国的家,在澳洲也无家可归,无处可宿……

后来我在一栋僻静大楼的楼道里过了一夜。我躺在铺上了捡来的报纸的冰冷地面上,久久都难以入睡,突然间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狗也会有个狗窝啊! 

3.       人满为患的狗窝

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决定自己租房了。那是一个很小的套间,客厅、卧室、厨房全部合为一,只有厕所浴室有间隔。本来合约规定只能住两个人,但我们囊中羞涩,只好违约住进了四个人。

为免引人注意惹来投诉,我们平常说话都不敢大声,每次进出都不会超过两个人,而且格外小心地尽量快速闪进闪出。若看到门口附近有邻居的就发暗号互相提醒,弄得鬼鬼祟祟的像搞地下工作的蹩脚特工,可惜全没半点《007》里詹姆斯邦的潇洒风度,更别提他的风流倜傥了。

后来学校里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报到入学,我们的狗窝开始超负荷接客,最多的时候住进了八个人,——都是男同学。睡觉时各自把床单铺盖一摊开,躺满了一地还是不够位置。幸好没家具,大家再把行李都叠起来,总算勉强能让大家都躺下来。狗窝变成了蜂窝,半夜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别人的身上。——狗住的狗窝都会比我们住得宽敞!

我们狗窝里最抢手的地方是厕所洗澡间。因为人多,洗澡上厕所都要尽量错开时间,特别在早上上学前的使用高峰期,就差点没订立一个时间表规定各人的使用时间了。——人有三急,订啥规矩都没鸟用!不过有些人偏喜欢在厕所里研究人生哲学,当有人想去厕所敲门的时候,时常都会听到里面有个声音说:“进来吧!”弄得外面的人尴尬得进退不得哭笑不得。后来干脆就把厕所的门锁给堵死了,谁都别想占着茅坑不拉屎,因为憋不住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直接就冲进来......

(未完待续)

文森  2022-10-28  其后略有修改欢迎转发和查《文森博客》

(转发)两个大数据的视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