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0

这盛世如你所愿吗?

——原标题《幽思老上海》
多年前读了张爱玲描述老上海的小说后,总觉得老上海会有一种令人眷恋的怀旧氛围。我出国留学前在中国有好多地方都还没去过,在澳洲定居后每次回国探亲,总想顺便到其他地方去看看。近年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很快,这方面让人颇感欣慰,不过耳闻目睹的社会问题也很多,所以我并不大喜欢回国,如同在国外住久了的同胞们一样,每次回到中国就觉得诸多不便和不习惯,可能是患上“回国恐惧综合症”吧。
我这次回国,特意选择先到上海逗留几天去游玩。其实每次回国前总有朋友好意提醒我,订机票时只需多加99元澳币,就可顺便参加一个超值旅游团到各地游玩,至少可以节省好几百元澳币。听说这是官府为“弘扬中国文化”而补贴给外籍人,让老外们切身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对这“免费午餐”没多大兴趣,这既非不好意思“吃党的饭砸党的锅”,也不敢高调地说不忍心花大陆同胞的纳税钱,既然大家都对数以百亿千亿的援外不置一词,我又何必纠结他们这点小钱?我只是对这样的“恩惠”旅游并不感冒。
从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有点陌生而略感茫然的我不够敏捷,多次被穿制服的人粗暴地呼来喝去,这跟澳洲人的态度有天渊之别,我开始感到 “水土不服”,逐渐出现了久违的“回国恐惧综合症”,而且还有情绪恶化的迹象,我连忙提醒自己:“这里是中国!”既然自己早已不是“主人翁”,那就不属于那“为人民服务”里的“人民”,或许可算是“忍民”吧?实在憋气时我就对自己说:“这里的纳税人都可以忍,你一个过路的为何不能忍呢?”我尽量打醒精神小心翼翼,总算平和地穿过那些穿制服的人出了机场。当我想到自己是来游玩的,郁闷的心情就逐渐略为好转了。
第二天一早,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感觉很繁华热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颇有点大都市的气势。我参照“旅游攻略”去逛了豫园城隍庙步行街外滩等地,有些楼宇咋看起来的确古色古香,但细看就会发现那些翻新装修如同仿造的古董,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本来预备玩一天的,可真没什么特别值得留恋的景致,我走马看花半天时间就游完了。我原来是计划明天才去逛淮海路,可剩下的时间不知如何打发,反正闲来无事就先提前了。每次回国的感受也大致如此,行前总想在祖国的怀抱里多逗留,但越到后来就越是归心似箭。
据说过去属于法租界的淮海路是上海最著名的马路之一。有人认为它在上世纪30年代,是能与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相媲美的大街。它的沿途风光更以格调高雅、人文荟萃、意蕴丰富,以及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据说那一带有不少名人故居和历史文物建筑,咋看起来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楼,或许有着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因此我把这列为上海游玩的重点项目。
现在的淮海路是闻名的购物场所,不过这环境和氛围跟悉尼繁华的购物中心大相径庭。从淮海中路走来颇有感触,虽然有不少现代楼宇大夏,但那路面的总体规划却实在不敢恭维。本来还算宽敞的人行道会突然收窄,像个葫芦腰一样变成一截窄路,而且那路面时常凹凸不平,似乎比这国家的历史还要波折起伏。走在这样的路上,最吸人眼球的不是路边的名店,而是时刻要留意脚下的路。我一不留神被一块凸起的地砖教训了一下,差点就要改道去医院了,吓得我连忙再次提醒自己:“这里是中国!即使把脖子摔歪了,也没人会赔你一个镚。”
如今的淮海路早没了当年的法式韵味,道路两侧种植的法国梧桐树,据说曾经让这条马路极具欧陆风情,不过在这初冬之际树叶凋黄的时节,只见枯黄败页遍布的树上斑驳陆离,仿佛在诉说着这条路几十年来经历的沧桑。我想这些梧桐树应该见证了从公私合营、文革风暴,到改革开放又再回复到个体经济的周始循环。幸而现在说“不折腾”了,要和谐,要维稳。不过王朔有段句话说得很露骨:“你骑在别人脖子上,体重越来越重,还不停地大小便。嚷嚷下面扛着你的人稳定?实现稳定非常简单,简单得让你吃惊:你从脖子上下来就行!”
路边的一个小公园里隐约传来了红歌的音乐声,我仿佛看到那些翩翩起舞的大妈们昔日全副红卫兵装的飒爽英姿。想来当年那些革命小将们高呼着“造反有理”所向披靡,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然后豪情满怀地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数年之后又争先恐后地逃回城里,闹着要落实政策。——这也是折腾一圈回到原点的玩法。——如今他们退休后发挥余热,戴上红袖章要来“维稳”了!
我看到墙边的宣传栏里有个牌子写着24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个笑话说,几个热血青年把那24个字用每两个字做一个字牌,他们举着牌子上街宣传的时候很拥挤,第二个“民主”和第五个“自由”的牌子先过了马路,结果这两人走没几步路就让警察给抓走了。最近我看到一句话:“共贪當爱忍民”,其实我觉得“爱愚民”更为贴切,或许他们两者都兼而爱之吧!习总说要剪下半条被子给人民,可见共产党大爱无边,难怪访民也大都举着“拥护共产党”,“社会主义好”的牌子。不过据说这护身符也没啥用,要抓的时候还是跟抓举牌的那二五一样毫不留情,还不如直接举着那二五的牌子有格调,至少不会被人当做250呢!
在淮海西路一带有一些深庭大院,我想这些大概就是以前的名人故居了吧?不知道哪栋庭院会是晚清能臣李鸿章的故宅呢?其实晚清那辆脱轨的腐朽破车,除了改弦易辙一途之外,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神人也挽救不了。“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路边有些神秘的大宅门户紧闭,大门边上的高大围墙里,有一栋房子仅显示一个独立的门牌号码,有些树木从数米高的围墙里探头而出,偶尔可以看到掩隐其中的摄像头。这些显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宅院,如此戒备森严的格局,如今远非一般的名人能享受得到,恐怕该是哪位首长大人的别院,或是某位公子公主的小洋楼吧?我这类绝对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的人,自然只能望洋兴叹了。
我怕那些摄像头的后面会有一双双监视的眼镜,不敢在这些深庭大院前多做停留。在转向走去横街窄巷后,居然发现了一栋如电视剧《围城》里唐晓芙家的小楼。顶楼阳台上那弯拱的门廊,显示出这楼房原有的豪气和奢华,只可惜外墙建筑大都很破旧失修了,特别是窗台上伸出竹竿上挂晒的杂乱衣物,如同斑驳混杂幡帘破布,大煞风景让人幡然醒悟,这绝不可能是大律师的家风。
另一条路上有一个法式建筑的门庭,我差点以为可一窥那苏文纨式的豪宅,可走近才发现完全不同于那些神秘的独门庭院,门庭外墙虽还保留法式庭院的外壳,并且刷新得平滑整洁,但里面的建筑却早已失修显得残旧凋零。内院草木荒芜且杂乱无章,里面房子窗台的风格各不相同,看来更像是变成了“72间房客”的大杂院,原先法式建筑的气派和韵味,也全都荡然无存。我想起一句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由此我联想到见到过的那些政府大楼,无一不是气势磅礴傲视群楼,哪怕比起白宫之类的也毫不逊色。楼前耸立着高大的“为人民服务”金漆招牌颇为养眼,不过那些家藏亿金的贪官们,还有那些捏造了聂树斌冤案导致惨被枪决的官吏们,都是在这样的金碧辉煌的衙门里干着卑鄙龌龊草菅人命的勾当。以至于有些老外们都难以想象在现代文明之下竟还会有如此无法无天的事!
官衙门口的警卫都带着枪杆子,而且路边也都停着数辆警车戒备,仿佛在警示着那里面的政权神圣不可冒犯!然而,陈胜吴广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1990年的苏东坡事件(苏联、东欧、波兰——指1990年前后东欧等国家的民众,几乎兵不刃血就推翻共产党的一党制统治),昭示着枪杆子也挡不住民主的到来。文明的思想浪潮不断地冲击专制的壁垒,思想觉悟甚高的罗援将军说,拿键盘的敌人比拿枪炮的敌人更危险。网友神回复:你把枪炮给我们,我们把键盘给你,保证不删帖不封号!
如今动辄删帖封号已经成为常态。于是,雷洋之死仿如魂归九天遁形无踪,遮天蔽日的雾霾化作不可描述而如烟飘散,贵州5个男童躲垃圾箱中避寒被闷死也销声匿迹......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那豪砸千亿的杭州盛会誉满全球,还有那阅兵蓝的气势,这国的奢华艳惊世人。——“这盛世,如你所愿”吗?
在上海睹物幽思,我突发奇想,若是当年老蒋没被赶到台湾,如今的上海会是怎么样的呢?历史没有假如,可如今的台湾却让人浮想联翩,——我指的是蒋经国之后的台湾。我们从小就学舌叫嚷让台湾回归祖国,此刻我特别盼望让台湾归来大陆!

后记:原文为“自律版”的《幽思老上海》,原贴在新浪博客自娱自乐,可昨天发现居然还是被和谐了。本来我对那“自律版”就感觉挺不爽,没想到却依然难逃噩运。所以干脆就修改为这“自由版”,并把标题也改为《这盛世如你所愿吗?》

文森 2016年底,后有修改。欢迎转发!更多的文章请看《文森博客》

1 条评论:

文森 说...

各位新年好!没想到拙文竟有上万的点击。在此先感谢各位的留言,无论是热心赞赏的网友,还是特来拍砖的臭虫。
抱歉了,仓促中弄出这篇被誉为“小学五年级水准的文章”,确实有碍观瞻。既然能引来那么多臭虫,那看来此文还有点吸引人的臭味,所以我不敢妄自菲薄,只好厚着脸皮修改了一下,我已经发到blogspot 的wensenhome “文森博客”上了(这里不能发链接)。可惜这里不能编辑修改,若再发一次又怕违规,请教各位有何高招呢?先致谢了!
(转自“倍可亲”网站)
http://www.backchina.com/blog/360603/article-268468.html

发表评论